肺部结节到底应该怎么随访?进来了解下!
研究表明,我国肺结节的人群高达近20%,即10个人中有2个人有肺结节。
解读
而一旦首次查出有肺结节就要开启了定期随访之路,有的要3个月后随访,有的要6个月,有的要1年,还有的患者已经随访了6年。
是否还要继续随访?
是要终生随访吗?
这些问题让很多肺结节患者焦虑。
一般肺结节的随访,首先要评估患者是否为肺癌高危人群,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人士
吸烟≥ 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 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被污染过的肺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肺病病史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转移或遗传因素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具有高危因素的肺结节患者需要对更密切的随访。
其次,要评估影像学特征。
1.要测量肺结节的大小。
肺结节的定义为肺上小于3cm的结节。小于5mm的肺结节为微小肺结节。5mm—1cm为肺小结节。一般来说,结节的体积越大。恶性率会随之增加。
2.要看肺结节的密度。
要判断结节是实性结节、混合性结节还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是指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均称为亚实性肺结节,其中磨玻璃病变指CT显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亚性肺结节中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均有的混合性结节。
3.要看结节形态是否存在一些提示恶性的影像学表现。
比如是否出现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等。
随访的过程中,肺结节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可以提示结节的良恶性, 并决定之后的处理方案。
如果结节在随访的过程中出现符合肿瘤倍增时间的增大、实性成分的增加、符合恶性结节规律的血管生成一级出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提示恶性的影像学特征,提示结节是恶性的,应该尽早干预。部分结节虽然体积缩小,但实性成分增加也多考虑是恶性。
但有的结节增长过快,倍增时间小于15天反而不考虑恶性,常常是良性病变。实性结节2年以上仍然稳定也多考虑为良性,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磨玻璃结节,因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可以长期稳定。
其实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病变,大概只有4%左右的肺结节是恶性的。大部分肺结节随访5年左右,基本就可以判断其良恶性。当然这是大概率人群范围的,凡事总有例外。
临床上还是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来决定个体化的随访时间选择,随访周期要个体化综合分析,不仅要考虑到病例情况还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来制定合适的个体化随访方案。
所以,不建议所有的人都随访CT,应该有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随访。
2.患者提问
肺结节需不需要吃药呢?
解读
需不需要吃药,这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如果是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一般是不需要吃药的,因为大部分的小结节通过吃药是没有办法消失的。
所以有的人发现肺结节后就到处寻求药物治疗,甚至听信一些偏方,这都是不正确的。很多人可能花了很多钱,药也吃了不少,结果结节依然存在。
温馨提示
对于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一旦发现,往往都需要终身随访,对于多次没有变化的结节,一般一年常规随访复查一次即可,大家只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积极随访,一般都不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
以上文章仅供参考,科普作用,不可作为医疗决策依据,健康问题请前往医院科学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