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部结节该怎么办?速看!
专家科普
肺结节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疾病,而是高分辨CT的广泛应用把原来不能被发现的结节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为应对这一“新生事物”,2013年以来国际上形成了四大肺结节诊疗指南,我国于2015年形成了《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有三个自然发展结果:消失、稳定存在、逐步变大。消失的是炎性结节,多年稳定存在的一般是良性病变,需要治疗的包括恶性结节、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不断增大的不明性质结节。
肺结节根据直径大小分类:小于0.5 cm为微小结节,0.5—1 cm为小结节,1—3 cm为结节,大于3 cm则称为肿块。
肺部结节是影像学表现为小的类圆形高密度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肺结节多无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小于3 cm的软组织影。多发肺结节即影像学上表现为两个及以上的结节,可在同一肺叶,也可在不同肺叶或不同侧肺叶。
肺结节根据不同密度分为三类,依恶性概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是模糊的结节影,密度略有增加,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尚可见。实性结节密度高且较均匀,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部分实性结节其内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
肺结节越小诊断越困难,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各种情况做出诊断。有时候,穷尽目前的所有诊断措施也无法完全确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非实性结节和小于1.5 cm结节敏感性相对较差。细针穿刺或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常可以确定病理性质,但因结节太小而穿刺不到瘤体,或因早期肺癌密度太低,即使准确穿刺也可能取不到肿瘤组织,就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影像学有非典型肺癌表现,且直径小于0.8 cm的肺小结节多进行动态观察,如持续增大或密度变高,则可以手术切除。首次观察期一般为3~6个月,复查CT后如无明显变化,则复查CT的时间间隔可逐渐拉长。直径大于1 cm或虽小于1 cm,但是具有典型早期肺癌影像学表现的结节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年老体弱者也可以采取射频消融等治疗措施。
是观察还是手术治疗并没有一个完全的分界线,各存在一定的风险。直径1 cm以下的小结节,即使是恶性的,早几个月或晚几个月手术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来讲也并无大碍。
专家提醒
大多数肺小结节是良性疾病,大多数恶性肺小结节进展很缓慢,大多数恶性肺小结节为很早期的病变,大多数恶性肺小结节手术治疗后可以痊愈。
遇到肺小结节不用慌,应找专业医师进行咨询,再确定如何应对。
以上文章仅供参考,科普作用,不可作为医疗决策依据,健康问题请前往医院科学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