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中出现的“肺部结节”字样,会让很多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突然冒出的结节是恶性肿瘤吗?它会发展为肺癌吗?
一、检出率增加,但多数不是癌
肺部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
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CT薄层扫描经三维重建后,最小层厚可达1毫米,这样可以抓住2毫米到4毫米的结节,让微小肺结节也无处遁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放射科医师在读胸部CT片时,会先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有结节的层面筛出来,然后再针对筛选出来的结节,通过多个维度,去进行二次甄别,进一步判断结节性质。AI技术在提升医师医生诊断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结节的检出率。
肺结节的检出率升高,并不表示罹患肺癌的人增多了。这些结节有“善恶”之分,只有10%的结节是恶性,90%为良性。
日常生活中主动或被动吸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均容易形成肺结节;另外,肺内很多疾病也会导致肺结节发生,良性的包括硬化性血管瘤、错构瘤、结核球、细菌真菌感染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

因此查出肺小结节,不等于得了不治之症。在良性且结节很小的情况下,做好预防,就不会发展为恶性。
二、区分善恶,大小、密度是关键
肺部小结节的种类繁多,确定结节的性质,要从大小、形状、密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结节直径越大,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提醒大家看体检报告时关注8毫米和2厘米这两个关键数值。
肺结节的密度也是重要评判标准。看上去清晰、边缘区分明显的结节,一般属于实性结节;边缘模糊一点、形似磨玻璃样的肺结节,一般属于磨玻璃肺结节;外面是磨玻璃样、里面是实心的,属于部分实性结节。
因此,与实性结节相比,同样大小的非实性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更大。在部分实性结节中,实性比例越高恶性程度就越高。

三、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大于40岁,且有下列四种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
①吸烟历史超过20包年,即每天吸1包烟、烟龄达20年,且现在还没有戒烟;或者曾经吸这么多烟,戒烟不到15年的人。
②接触过一些有毒物质,比如石棉、铀、氡气等物理或化学致癌物。
③曾经患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等比较严重的其他肺部疾病者。
④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
针对这四类人群,肺小结节甚至微小结节的及时发现,都能为肺癌早期筛查提供重要帮助。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