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俗称“婆婆丁”。田间地头,甚至在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足以说明他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虽然蒲公英味甘,微寒。脾胃虚弱或胃寒的人不建议食用蒲公英,但从中医角度来看,蒲公英仍起着很大的作用。听听老中医的说法。
一、清热解毒
夏天容易肝火旺盛,脾气暴躁,口干舌燥,夜间出现盗汗、多梦的情况。蒲公英晒干之后泡水喝,可有效缓解肝火旺的情况。因此,蒲公英又被称为“下火草”。对扁桃体炎、咽炎、腮腺炎等炎症也有一定疗效。
二、去痈散结
蒲公英对热毒引起的肿块或结节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此外,对于产后妇女来说,它还可以帮助通乳。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蒲公英还有着杀菌消毒、改善食欲、大便不成形等功效。增强免疫力,对肝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利尿消肿,清肝明目。

所以蒲公英似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说它对肺部结节有“奇效”。这句话是真的吗?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肺结节的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和痰湿这三种情况。而蒲公英能在一定程度上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但只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中医也注重辨证施治。具体效果取决于个人的吸收程度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接下来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如何食用蒲公英以充分发挥其功效,以及蒲公英又有哪些食用禁忌呢?
1.蒲公英泡茶
将蒲公英的叶子或跟晒干后泡水喝,搭配枸杞与菊花,可以中和它的苦味,能清热解毒,降肝火。但是脾胃不好和胃寒的人不适合喝。毕竟,蒲公英是偏寒性的,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此外,喝的次数不要太频繁,这很容易导致胃肠不适。
2.蒲公英炒菜
蒲公英也算是乡下中的一种“野菜”。你可以用肉类和鸡蛋等一起炒。建议炒熟后食用,以避免副作用。如果全身瘙痒,甚至出现荨麻疹,这表明你对蒲公英过敏,一定要警惕。
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蒲公英具有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等功效。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信之,话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