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部结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体检还是入院例行检查,看着报告单上的肺结节诊断,都不免有些恐慌。正因如此,每天前来咨询肺部结节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什么是肺部结节?
人类有五叶肺,每叶肺都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肺实质是指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结构的统称。肺间质是指血管、淋巴网、纤维肌腱等的统称。
严格地说,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概念,通常是指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肺实质内存在边界清楚、直径≤3cm的单发或多发肺部结节病变。为了更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将肺结节细分为: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mm~10mm)和大结节(10mm~30mm)。

为什么肺部结节那么多?
近年来,肺部结节患者急剧增加,是不是因为吸烟人数剧增?还是因为环境的恶化?其实结节变多的真正原因在于检测手段的进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把肺结节比作人脸上的皱纹,检测手段比作拍照的手机,过去最常用的胸片和胸透就像只有30万像素摩托罗拉的V3,现在的胸部CT就像是华为P40,以前V3手机拍不出来的皱纹,现在华为P40拍得一清二楚。
美国的肺癌筛查试验(NLST)通过3年的试验对比,CT的敏感性和早期(IA)肺癌的病例数几乎是胸部X光的两倍,这足以证明胸部CT对肺部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肺结节是早期癌吗?
很多人一旦确诊肺结节后,心理压力很大,吃不好睡不好。他们最关心的无非是肺结节是否为早期肺癌。事实上,绝大多数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的,结节越小,就越有可能是良性的。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病原微生物的包围之中,这些病菌在我们的肺部留下岁月的“痕迹”是很常见的。比如炎症、外伤、结核等都会在我们的肺部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平时是没有症状的,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这些良性结节一般不会再进一步变化,而少数肺部结节是早期肺癌,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会慢慢增大。

肺结节需要治疗吗?
说服人们不做手术比说服人们做手术更难。一般来说,找到肺结节后,我们会做“三步走”:
1、属于良性结节,不需要切除。
当体检发现结节钙化且光滑时,一般是良性结节,结节较小的时候不会影响肺功能,需要做的是开心复查,每年正常体检。
2、考虑恶性结节,微创手术切除。
当肺结节大于1cm并有毛刺、分叶和胸膜牵拉等表现时,进行微创手术切除是可行的。其中,符合以下危险因素的肺部结节患者一定要注意!
(1)吸烟20年以上,每天20支以上,或者常年吸二手烟的;
(2)40岁以上,近期伴有胸痛、咳血甚至体重减轻;
(3) 癌症家族史(如近亲属确诊为肺癌的患者)。

3、肺部结节不能判断良恶性的应定期复查
有些肺部结节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进行动态观察结节的大小。比如3个月后复查胸部CT,如果结节消失,要考虑良性炎症结节,如果结节没有变化,可以继续定期观察,如果结节明显增大,就住院进行微创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