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体检发现了肺部结节……发现之后,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恐慌,恨不得看完网上所有的文章,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里不确定:「怎么突然长了结节?」「多大概率是肺癌?」「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肺部结节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希望下面这些详细的解释,能抚平一些焦虑,帮你和家人更了解肺部结节,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1、查出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是因为做检查的人变多了,检查技术也进步了。
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朋友体检查出了肺结节。数据显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经上升至 22%~51%,具体的数值,因不同的研究而不一样。有些地方用了更好的技术,肺结节的发现率更高。
一些医院在薄层 CT 检查中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胸部 CT 检查的患者中 60% 以上能发现肺结节,相当于超过一半的人中都有肺结节。
更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做检查了。我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按时去体检了,薄层 CT 越来越便宜了,不到 300 元,预约后一周内即可完成。更多的人去做检查,也就有更多的人发现了体内存在的肺结节,就像正是因为发明了时钟,才有了时间。
但「肺结节」不等于疾病,它只是描述肺内部的一种情况,就像给肺照了一张相,至于这张照片表明了什么样的肺部问题,还要医生来判断。
2、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低于 5%。
超过 95% 以上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结节,不需要手术干预:
(1)肺部陈旧的疤痕:很难消失,但没关系,只是岁月留在你肺部的痕迹,对你的健康没有影响;
(2)小的良性肺结节:不需要动手术切除,甚至连药都不用吃,只需要定期复查就行;
(3)还有一些可能不是肺的结节,而是淋巴或者胸膜组织的增大等,这些也都是良性的,对身体没有伤害。
有一部分人的检查报告单上提示有「恶性可能」,也不一定等于肺癌。
例如,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磨玻璃肺结节,虽然恶性风险高,但也有良性的可能。结节直径大于 8 mm,提示恶性风险高,也不意味着一定要手术切除。结节风险的高低,除了大小,还有形态、质地,特别是结节的动态变化情况。
总之,体检发现的结节,恶性率并不高。肺结节良恶性判断,即便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不要断章取义、自己吓自己,听医生的最靠谱。
3、如果你不属于高危人群,恶性风险又低了一些。
据 2021 版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高危人群是指年龄大于 40 岁的,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
(1)吸烟每天一包持续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续 10 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 15 年者;(2)长期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4)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在肺结节的检出率上,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其实差不多[1],只是高危人群检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一些。如果你不属于上面讲的某种情况,那恶性风险又低了一些。
4、 随访对判断良恶性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
有的结节无法确定判断良恶性,这时医生会建议你去随访,很重要,一定要按时去!随访一段时间后的结节变化情况,是判断良恶性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只是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是 100% 的疾病诊断。
很多结节,特别是很小的结节,影像学的特征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需要在系统的随访中,观察这个肺结节的影像学变化,结合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来做出最后的判断:究竟是不是需要手术?
比如,同样是有恶性风险的磨玻璃结节,在系统随访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有的会扩大、有的保持不变,有的结节明显缩小。很显然,他们的诊断也会不同。随访很关键,一定要按时去!
5、推荐高危人群去做检查,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肺癌早期以肺结节形式存在,无任何感觉,如果有人患有肺癌,很容易被忽略而错过治愈的机会。体检能打破这个局面,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你和家人是上面讲到的肺癌高危人群,那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 CT 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安排。
如果你不是高危人群,那不必特意去做 CT 检查。如果已经在常规体检做 X 线检查时发现了肺部问题,那就听医生的话,按时随访。特别提醒,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的人,也要注意定期筛查。
有研究显示,如果高危人群能大规模推广薄层 CT,中国的肺癌死亡率将在 2026 年后开始稳步下降,然后趋于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受益者。
不可否认,体检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确存在过度诊疗的行为。因为很难凭影像报告 100% 精准诊断,因为学界对肺结节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也因为肺结节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时候的诊断和治疗,不是冰冷的科学和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的一个决定。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正确了解和认识肺结节,和医生更多沟通和对话,做出最好的决策。这个决策,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希望把这篇内容转发给身边的人或朋友圈,让更多人消除焦虑,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