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体检报告上,写着“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字样,你会不会瞬间紧张起来?发现磨玻璃结节后,该咋个办?下面马上带各位了解一下什么是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是指人体肺内部出现局灶性结节一样的界限不太清楚的密度增高影,像磨砂玻璃一样就是所谓的磨玻璃结节。

影像学上依据密度可将磨玻璃分为两种:
1、纯磨玻璃结节
纯磨玻璃结节指病灶没有遮盖肺实质,支气管和血管可以辨认的结节。
2、混合磨玻璃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也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指病灶遮盖部分肺实质的结节,其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最大。
怎么鉴别“磨玻璃”好坏?
肺部磨玻璃结节有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之分。良性病变包括肺部炎症、真菌感染、炭末沉积等,恶性肿瘤就是肺腺癌。

1、结节的大小。比如大于15mm危险度就很高;
2、年龄。大于50岁就是风险;
3、结节的动态变化。比如增大就是风险特征;
4、结节本身的形状。大家熟知的分叶状就是恶性特征;
5、混合磨玻璃结节的实体成分大小。大于6mm也是一个危险信号。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一个混合磨玻璃是小于6mm的,那么这时候分混合磨玻璃的意义不大,这时候不要被混合磨玻璃结节吓倒。
怎么观察处理,好久复查一次?
1、<6mm 。对于<6mm 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可在 1 年后复查胸部CT,若结节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加,则可于 3~6 个月后再行胸部 CT 复查;
2、6~10mm 之间。病变直径在 6~10mm 之间,建议半年后复查胸部 CT,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则考虑手术治疗;
3、>10mm。对于>10mm 的病变则随访时间缩短至 3-6 个月,若增大或变实,有恶性征象者,则考虑手术。

有“磨玻璃”到底要不要手术?
有报道指出,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后,5年总生存率达到或接近100%,而一旦进展至Ⅰ期肺癌,其5年总生存率则降至73%~90%。所以随访、胸外科评估,外科手术最佳时机的介入,让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