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结节的治疗上,中医注重益气养阴、健脾调肺、疏肝理气。那么,肺结节怕三味中药有哪些?
益气养阴,扶正治本
中医临床上,常以灸黄芪、党参、太子参等补益肺气,兼用玉屏风散可益气固表。麦冬、百合和知母等甘寒之品可以滋阴润肺。桑白皮、地骨皮可用于虚热内盛的患者,气阴两虚的人可予南沙参、山药、黄精等气阴俱补;或者使用益气、滋阴的药物,可以显著地补气养阴,而不存温燥之弊。
脾虚痰多、腹胀便溏之人,应服用白术、茯苓、薏苡仁、陈皮,以健脾止泻、理气消痰。年老体衰者活动而喘。呼多吸少,腰膝酸软。此外,熟地、枸杞子、胡桃肉等有着补肾纳气,肺肾同治的功效。

理肺疏肝,宣畅气机
肺主气,又是水之上源。以肃降为顺,肝主疏泄,以升发为用。两者在生理上都有着调畅气机的作用,相辅相成;病理学上,当肺虚受邪影响时,木旺侮金势必加重局部气血津液的郁闭,累计益深,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肺结节的消散,我们应该注意对肝、肺之气的调理。对于临床症状,可经常使用桔梗、枳壳两味中药、一升一降、宣畅气机,与杏仁、白前、款冬花、紫菀合用,可以降气止咳,与柴胡、白芍、香附、郁金合用,以疏肝解郁。
若热壅咳甚致喘,用麻黄、石膏、葶苈子、桑白皮等泻肺平喘以缓其急。对于胸胁疼痛,则需要用旋覆花、延胡索、红花、桃仁等来活血通络止痛。
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肺结节属于痰瘀互结。痰湿者可用天南星、半夏燥化,痰热者以瓜蒌、浙贝清化,血瘀者可用赤芍、丹参、莪术活血消癥。夏枯草、天花粉能清热散结,山慈菇、猫爪草可以解毒散结,青皮、八月札可理气散结,瓜蒌与半夏可以化痰宽胸散结,生牡蛎、瓦楞子、海藻、昆布等有着咸寒软坚散结的功效,炙鳖甲用于滋阴软坚,一物同兼消补之功。
此外,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灵枢·百病始生》中“阳化气,阴成形”与“积之始生,得寒乃生”的观点,少佐白芥子、桂枝等温通助阳之品,辅助有形结节的消散。对于肺结节术后病理明确为恶性肿瘤者,还需要适当添加解毒和癌症之品,如半枝莲子、白花蛇舌草和猕猴桃等。
许多肺结节患者在早期缺乏临床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能发现肺部结节。如果从一开始就无法区分结节的性质,那么主要的治疗方法就以化痰消瘀、散结除积。然而,在服用药物时,不可一味攻伐,需时时顾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