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抱怨,尽管已经穿得很厚,但仍然感到畏寒肢冷。每到换季,他们容易感冒、咳嗽,吃点凉的食物就会拉肚子。面对美食,他们却没了食欲,嘴里发黏。这些症状被归结为“体寒”,但“体寒”究竟是什么,畏寒肢冷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中医认为,“阳虚则寒,阴盛则寒”。体寒分为虚寒和实寒两种。虚寒是由于身体阳气不足,温化功能减弱,寒从内生。实寒则是外感寒邪,导致体内阴寒。
由于寒具有抑制、多静等特点,体寒者常表现为:怕冷,手足冰凉;脾胃寒,不敢吃凉食物,容易腹痛腹泻;肾寒,除腹泻外,还可能出现小便清长等症状。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的特点。外寒是指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全身或局部出现明显的寒象;内寒则是由于阳虚、熬夜等原因导致体内阳气不足、阴寒过盛。
寒邪侵入肌表,可能导致感冒、发烧等。若寒邪深入脏腑,会导致脏腑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脉络,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体寒的原因包括:
1. 熬夜:中医强调睡子午觉,尤其是子觉。子时(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阴阳交接之时,此时入睡有助于积蓄能量。熬夜则会导致阴盛阳虚,长期如此,易生寒。
2. 受寒:秋冬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颈背、腰腹、膝盖、脾胃等部位。受寒会加重经脉不通、气血不畅,损伤阳气,加重阳虚症状。
3. 饮冷:过多摄入寒性水果和冷饮,易导致寒邪入侵。
4. 久坐: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阳气虚损、寒从内生。
5. 劳累:工作劳累、精神压力大,会消耗人体阳气和精气,导致机能失调,寒邪趁虚而入。
要改善体寒症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注意保暖,以及学会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在中医养生方面,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刮痧等方法,调整气血,增强体质,改善体寒症状。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