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性朋友都希望月经正常,但有些人遇到了月经量少和月经不调等问题。事实上,这可能是脾肾两虚引起的。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结合一个真实的门诊案例给大家带来有效的调理方法。
什么是脾肾两虚?
脾肾亏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脾胃功能虚弱、肾气不足。中医认为脾胃是生化之源,而肾掌管生殖功能。脾肾不足会导致气血不足,月经不调,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从而引起月经量少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所以对于月经量少、月经不调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具体如下:
1.脾肾阳虚型:月经推迟,月经不调,月经淡而少,质薄,小腹持续疼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治疗方案:养血温经助阳散寒。可选用大营汤,药物有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菟丝子、巴戟天、鹿胶。
2.阴虚血热型:月经初潮,月经不调,经色鲜红,质黏,两颊潮红,手脚发热,舌红少苔,脉数。治疗方案:滋阴清热,可以选择两个地方的汤剂加减,药物有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阿胶。
3.寒湿凝滞型:经期推迟,月经稀发,经色暗淡少,小腹冷痛,热痛减轻,四肢发冷,面色苍白,苔薄白,脉紧。治疗方案:温经通滞可加减温经汤治疗,药物有党参、牛膝、当归、川芎、白芍、桂枝心等。
4.气血亏虚型:经前期,月经不调或过少,月经偏红,质薄,四肢倦怠无力,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数。治疗方案:补气补血,可选用归脾汤,药物为党参、茯苓、白术、山茱萸、当归、黄芪、大枣、远志。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中医认为是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调节而导致月经的规律性变化。
月经不调,就是月事不能按正常规律、以及正常表现而进行。因此,凡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涉及到上述各环节出现问题的,均可以导致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具体表现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等。
致病因素也有很多,包括寒热湿邪侵袭、情志因素、房劳所伤,劳倦过度等等。
所以,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在“急则指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下,讲究“治本以调经”: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以使月经恢复正常;而“经水出诸肾”,因为月经产生以肾为主导,因此调理月经以补肾为主。
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