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脱发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日有数根乃至数十根头发脱落,如果因为疲劳过度或遇上初春季节,脱发数量还会稍微多一些,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脱发,不属于病态,不必为此担心。因为人的每一根头发都有生长衰老的过程和自然脱落的现象,其寿命少则数月,多则2~4年。在衰老的头发脱落的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头发在生长,所以维持着头发新陈代谢的平衡。那么,什么情况下算是病态脱发呢?一般来说,无论是早晨起来在枕边,或是用手和梳子梳理,或是洗头时都发现大量的头发在脱落,其数量每日超过百根以上,这就是病态脱发了。那么中医认为脱发是什么引起的呢?
前面提过,肾之华在发,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枯槁脱落。因此中医认为肾虚可以引起脱发,并根据肾虚脱发的临床特点,分为肾阴虚脱发和肾阳虚脱发,其中以肾阳虚脱发较为常见。
肾虚脱发以中年患者较多。脱发形式多呈稀疏性进行,少数患者可见片状脱发。其病势一般比较缓慢,病程相对比较长。肾阴虚脱发多伴有头皮燥热、瘙痒脱屑,头晕耳鸣,眼目干涩,颧红盗汗,五心烦热,遗精腰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舌尖有红点等。肾阳虚脱发多伴见头皮色淡,面色无华,精神萎靡不振,畏寒肢冷,腰酸足软,小便频数或不利,或男子阳痿滑泄,女子宫寒不孕等。因此中医医生在临床上常用补肾、补血的中药来治疗肾虚脱发。如肾阴虚的人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肾阳虚的人可以用右归丸加减治疗。
如果是肾虚导致的脱发,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常吃下面介绍的食材或药食两用之品。
1、黑芝麻
具有滋养肝肾,乌发生发的作用。前文“食疗养肾”篇章中对黑芝麻也有介绍,可参看。历代医家多有用单味黑芝麻或将其配人复方治疗白发、脱发的经验。其用法为:将黑芝麻洗净晒干,文火炒香,捣细为末,加入少量砂糖或食盐调味,贮于瓶中,每日嚼服3次,每次1~2匙。亦可冲人油茶、稀饭、豆浆、牛奶中食用,还可以夹在馒头面饼中或下米饭食用。总之,怎么方便怎么吃。后面“中医养肾文化”中会专门讲述芝麻的“九蒸九晒”制作方法。
2、核桃仁
核桃仁具有补肾乌发作用。《开宝本草》日:“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入药以皮色黑者为佳。每日早晚各生食4~5枚。亦可同黑芝麻一块食用。
3、何首乌
药用须制熟。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为治疗脱发的特效药物,一般配人复方中效果较好。如果为了服用方便,可将其长期浸泡于水中,做饭烧水均用此水。亦可浸泡取汁,和粳米、大枣熬粥食用(熬粥时忌用铁锅)。
4、桑椹
为桑树所结之成熟果实,有滋阴养血,乌发生发之作用,《本草求真》中记载其具有“乌须黑发”之功。为药食两用之品,前文对它也有介绍。服用桑椹,既可采取新鲜果实生食,又可用干果煎泡水喝,或研末冲服,也可以将桑椹与同等量糯米熬粥食用(熬粥时忌用铁锅)。
肾虚脱发如何缓解预防?
此外,平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预防脱发。
勤梳头:“梳发”按摩法在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有记载:“千过梳头,头不白”。梳头能疏通血脉,清头明目,养发固发,促进睡眠,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其方法为:每日晨起、中午或晚睡前,以两手十指代梳,用指腹或指端做环状揉动,由额骨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抓起,经过发际、前顶、头顶到后脑发际处,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至百余次。主要用手指按摩,长期坚持,可生发,使白头发变黑,保持头脑清醒。
勤洗发:洗发可除去灰尘、止头痒,有利于头部皮肤的呼吸,以每周洗发3~4次为宜。最好不要用太烫的水洗发,洗发用品宜选用优质洗发液(水),不宜用脱脂性较强的洗发剂。洗发时应边擦边搓边按摩。洗完后用厚毛巾轻拍头发,以将剩余的水分吸掉,最好让头发自然风干。
调整饮食:头发的生长、代谢和饮食营养有很大的关系,要使头发浓密,就应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少吃脂肪类食物,烹调宜用葵花子油和芝麻油,多吃胡萝卜、菠菜及黑色的水果。
药物治疗:肾虚脱发的治疗当然是以补肾为主,补肾中药有一个妙招:用肾合胶囊!肾合胶囊集药物和营养于一体。是北京市崇文中方中医院专家基于中医治本理念,联合研制的一种专门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院内药物制剂。所谓院内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配置使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其疗效已得到业界的肯定和患者的广泛欢迎,且多为重要品种。
肾合胶囊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服用、携带、贮存、保存方便。它是专门为所有需要补肾的人开发的。其主要功能是:温肾助阳,益气固精。这两个词语可不是谁都能印在任何产品的包装上的。
当然,临床上脱发不全是肾虚惹的祸。有不少脱发男性患者以为只要脱发就是肾虚,他们通常发现脱发严重就拼命花钱买一些补肾药。我们一定要注意,肾虚引起脱发,是中医的一种辨证,但脱发并不都是肾虚,一味吃补品并没有帮助,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分辨,确定病因后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