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耳病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耳鸣,另一种是耳聋,很多时候这两种病又同时发生。耳鸣细分之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尖细如蝉鸣,另一种沉闷轰鸣如火车隆隆开过之声。那么耳聋耳鸣的发生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耳聋耳鸣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中医认为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阳气是身体的能量,从病机学来说,阳气代表生命力,阴气则代表病邪。当体内阳气不足时,阴气就会随之增加,阴气过盛会损伤身体机能,导致人体患病。所以耳聋耳鸣恢复的关键是确保阳气充足。
阳气是什么?
阳气是身体功能发挥的动力。中医认为,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濡养物质;还需要阳气的推动输送、散布气血、津液等主要精微物质到达我们全身,阳气还能像太阳一样温煦着我们身体。同理,耳朵作为我们的官窍之一,想要发挥正常的功能,也需要阳气。
气机不畅,阳气就会被遏,失于布散,耳窍阳气无法贯通,就得不到阳气滋养,所以耳朵先耳鸣,后失聪。阳气不得疏布,身体及肢体也得不到阳气温煦,所以还会畏寒怕冷。
所以,耳朵能够得到正常濡养,发挥正常的功能,最需要确保的是阳气充足。
《诸病源候论》它是继《黄帝内经》后对耳聋耳鸣认识最有建权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该书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耳鸣又有了以下几方面更深入的认识:
1、强调肾气虚可导致耳鸣
如在《诸病源候论·卷十五》指出:"肾气不足,则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是为肾气虚也,则宜补之。”
2、提出风邪侵袭可导致耳鸣
并解释了风邪导致耳鸣的机制“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捕,故为耳鸣” 。
3、“鸣为聋之始,聋为鸣之末”
首次提出了耳鸣与耳聋的密切关系,认为“耳鸣不止,则变成聋"。因两者时常相伴出现,即认为耳鸣是耳聋初期阶段,耳聋是耳鸣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后世医家将大多将耳鸣与耳聋当作同一种疾病大多源于此。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还与肾气不足有直接关系。耳鸣在临床上不太好治,就涉及肾精的虚损,因为肾虚不是短时间造成的。也就是说,治疗耳鸣应该去补肾阳、补肾气。但有个问题就是脏腑的虚损不是短时间就能补得上来的,中医有句话叫“虚则难补,实则易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