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街上竟然还会出现这样有趣的景象:有穿半袖短裤的,有穿长衣帽衫的,还有的人穿得像是在初春。适当地加减衣物可以应对多变的气候。但是,当你发现大部分人的衣服是越换越薄,而自己却还“无动于衷”,在穿衣方面存在明显的季节“时差”,有以上症状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夏季畏寒肢冷的原因
1、末梢循环不好
在空调房中出现畏寒肢冷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气温降低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正常情况下,在空调房中备一件小外套,感觉冷时及时穿上,多动起来等就能促进回流,缓解手脚冰凉的问题。但对本身血管回流能力弱、末梢循环差的人群,更难通过这种方式让四肢回暖。
2、阳虚体质
大多数的畏寒肢冷人士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如果在添置保暖衣物之后,手脚仍然感觉寒意,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了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阳虚”也称为虚寒,顾名思义,指人体的阳气不足,多为脾阳虚。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因此,缓解畏寒肢冷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调理身体,补“阳气”。
3、气血两虚
我们看肝脏,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是以肝为先天的,肝是藏血的,肝藏的血能有助于我们女性的一些生理活动,包括月经、孕育、哺乳这些都是和血的充足有关,肝是藏血的脏器,肝血虚很多女性的生理功能就会影响。
肝脏主疏泄气积,调畅人的情绪、情致,如果肝气淤滞,有些女性不注意情绪的自我调整,长期地肝瘀气滞压力大,就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导致我们四肢的血液循环减弱,导致四肢的失于温煦,发凉这样一个症状。
阳虚造成的畏寒肢冷,应该如何调理?
1、食疗
平时要注意饮食有度,饮食既不要过多,还要注意慎吃冷饮,以免出现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大枣、胡桃仁等。
韭菜炒胡桃仁
【材料】: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
【做法】:将胡桃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再把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然后,麻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即可。
【功效】:可补肾助阳,温暖腰膝,适用于阳虚体质,容易腰膝冷痛者。
2、适量运动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但阳虚体质人群不适合运动强度过大的运动,且剧烈运动下容易大量出汗,阳气容易耗伤。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打坐等,此类神静而形动的运动往往有助于阳气的固护,还可经常进行腹式呼吸,有助于气沉丹田、定心安神。
3、适当晒太阳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在人体的背后还分布着动脉、太阳膀胱经,适量多晒背部可以用阳光的温热之气,调养阳虚症状。另外,头顶的百会穴是阳气聚集的地方,所以晒太阳最好要晒过头顶。
中医讲,春夏补阳,秋冬补阴。此时,夏至已过,正是补阳气的大好季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调理身体,时刻保持元气满满和充足能量~
出现阳虚的症状,中医方面该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既然阳气不足了,自然是要补足阳气。人体生病的秘密:肾精=肾气=肾阳=温度=湿寒=病症(虚—寒—湿—凝—淤—堵—瘤—癌)。人体不生病的秘密:肾气(阳)足,百病除!这才是治本。
但是很多患者因为长期肾阳不足,而连累到其它脏腑,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也就是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此《景岳全书》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也就是说,对于肾阳不足不能单单补足肾阳。进补肾阳之余,还不能忘了滋养肾阴。阴阳二气要平衡,才可阴生阳,阳生阴,阴阳如泉涌不竭。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院内纯中药专方制剂——中成药:“补阳圣药·肾合胶囊”
肾藏精、肝藏血,补阳圣药·肾合胶囊采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血生精,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肾合胶囊采用8年以上的仿生态道地野生药材,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精准提纯,加工成胶囊。肾合胶囊经国家审批,药监局备案后上市,18年临床验证只为确保患者治病的效果,疗效确切、稳定有保障、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不伤身体不伤肾,有效解决男女“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健康问题。实现了“三高”:高规格、高标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