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的温和日光下,我们聊聊一个让不少中老年朋友心头紧锁的话题——高血压,尤其是当它携带着“畏寒肢冷”这一不寻常信号时。高血压,这个看似简单的名词背后,隐藏着身体多层次的“调控失衡”,就像一台精密机器的某个齿轮出了点小差错,影响了整台机器的顺畅运转。

高血压,其实是身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场“小叛乱”。心脏这个“泵”太过用力,或是血管这条“河道”变得狭窄,血液流动的压力自然就上去了。这背后,可能是长期的精神紧张、饮食习惯的不当、年龄的增长让血管弹性减退,亦或是遗传的“小秘密”在作祟。高血压不仅让头晕、头痛找上门,还可能悄悄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就像慢性毒药,日复一日地侵蚀着健康的基石。
高血压若不加控制,就像是身体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它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让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危及生命。畏寒肢冷,就是身体在发出警告,说明血液循环可能不畅,四肢得不到足够的温暖,这是高血压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一个直观表现。
高血压在中医看来,并非一概而论,有心脾两虚型,因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有痰浊中阻型,痰湿阻碍气血运行;有气血亏虚型,全身气血不足,难以滋养;还有肾精不足型,肾这个“先天之本”虚了,血压也跟着“调皮”。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成因和表现,治疗也需对症下药。
中医古籍中,高血压多属“眩晕”、“头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肾、脾。现代中医理论进一步阐释,高血压与肝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肾的精气不足,不能有效调控水液代谢和血压平衡。
肾,不仅是藏精之处,更是调节水液、血压的关键。当肾功能下降,水液代谢失常,血压便易升高。中药的保守治疗,如用枸杞、杜仲等补肾益精之品,旨在温和调理,减少西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让身体自然吸收草本精华,恢复内在平衡。
肾虚为何会导致高血压?从中医角度看,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代谢失司,体内“水”多了,血压自然上升。加之肾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气郁结,血压更易波动。生活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接踵而至,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西医注重指标的即时控制,而中医则着眼于身体的整体调和。传统中医虽在补肾时可能顾此失彼,但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与大阴阳原理,巧妙解决了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难题,实现了真正的标本兼治。
赵先生,年近六旬,长期高血压伴畏寒肢冷。西医治疗虽能暂时降压,但症状反复。求助于北京中方中医院,经中医辨证施治,以补肾为主,兼顾疏肝健脾,数月后,血压稳定,畏寒肢冷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中西医结合,既要有西医的精准控制,也要有中医的整体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调压之道,让身体这部机器重新找回和谐的节奏,春分时节,不再畏寒肢冷,享受健康生活的每一刻。
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