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的柔和日光下,我们聊聊一个常扰中老年人的话题——高血压。高血压,这看似无声的“隐形杀手”,实则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内部零件磨损、油脂堵塞,导致运转不畅,而身体则是这台机器,血压的异常便是那磨损与堵塞的直接反映。

高血压,简而言之,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过高。这压力,好比是家里的高压锅,若压力调节不当,食物虽能快速熟透,但锅体却可能因承受不住而损坏。身体亦是如此,长期的高血压会让血管壁受损,加速动脉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高血压若不加控制,就如同在体内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它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疾病,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掀起波澜。牙齿酸痛,有时也是高血压的一个微妙信号,因为血压异常可能影响牙周血液循环,导致牙齿敏感。
中医将高血压分为心脾两虚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等。每种类型都反映了身体不同的失衡状态,如心脾两虚者,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无法有效运化水湿;痰浊中阻者,则是痰湿内停,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文献中,高血压多与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相关。肝阳上亢,如同交通高峰期的拥堵,气血上冲,导致头部压力增大;肾阴不足,则是身体“水库”干涸,无法滋养全身,血压随之升高。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当肾功能衰退,水液代谢失常,体内“洪水泛滥”,血压自然难以控制。中药保守治疗,通过滋养肾阴、平肝潜阳,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少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如服用含有杜仲、钩藤等成分的中药,既能补肾,又能调压。
肾功能的异常,不仅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牙齿酸痛,也是其中之一,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牙齿自然难以坚固。
西医注重症状控制,中医则强调整体调理。传统中医在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问题上难以两全,而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通过调和身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赵先生,年近六旬,长期受高血压困扰,牙齿酸痛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在北京中方中医院,经过中医专家的辨证施治,结合饮食调理,如多食芹菜、海带等降压食物,减少盐分摄入,赵先生的血压逐渐稳定,牙齿酸痛也明显缓解。他说:“中医的治疗,让我感受到了身体由内而外的改变。”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面对高血压,不妨从中医的角度,寻找那份属于身体的“和谐之音”,让健康如春日般温暖常驻。
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