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湿疹且伴有畏寒肢冷,这可不是小问题。从中医角度看,身体就像一座精密的城池,皮肤是城墙,气血是守城士兵。当外邪入侵,或是内部气血失调,城墙就会出现漏洞,湿疹便如敌军趁虚而入。畏寒肢冷则像是城池的供暖系统出了问题,能量无法输送到四肢末端。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外邪易侵,湿邪、风邪等便会聚于肌肤,引发湿疹。而畏寒肢冷多与阳气亏虚有关,阳气如同城池中的炉火,炉火不旺,四肢自然寒冷。
湿疹反复发作,不仅瘙痒难耐,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长期畏寒肢冷,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等疾病,精神状态也会变差,整个人显得萎靡不振。
湿疹类型多样。心脾两虚型,就像城池的粮草供应不足,心脾功能弱,气血生化无源,皮肤失养;痰浊中阻型,好似城池中的排水系统堵塞,痰浊内生,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气血亏虚型,如同城墙年久失修,气血不足,肌肤失于濡养;肾精不足型,就像城池的根基不稳,肾精亏虚,无法滋养全身。此外,还有其他潜在原因,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
不同部位长湿疹,反映的问题也不同。若湿疹长在四肢,可能提示脾阳不足,无法温煦四肢;长在腰腹,或许与肾阳亏虚有关。中医文献记载,腰为肾之府,腹部为脾胃所居,这些部位出现问题,多与相应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阳气。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全身,就会出现畏寒肢冷。同时,肾精亏虚也会影响气血生化,导致皮肤失养,引发湿疹。中药保守治疗,如使用补肾温阳、健脾祛湿的药物,能吸收草本精华,调节身体机能,减少西药副作用。
肾出问题,就像城池的根基动摇,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行。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湿邪内生,易引发湿疹。生活中,患者会感觉身体沉重、乏力,精神不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湿疹,多针对症状,使用激素类药物,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复发。传统中医虽能调理身体,但在解决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等问题上存在局限。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既能补肾阳,又能兼顾其他脏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曾有一位王大爷,患有湿疹多年,还伴有畏寒肢冷。多处求医无果,后找到北京中方中医院。医生根据他的症状,判断为肾精不足、脾阳亏虚型湿疹。采用中药调理,补肾温阳、健脾祛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王大爷的湿疹逐渐消退,畏寒肢冷症状也明显改善。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您也深受湿疹和畏寒肢冷的困扰,不妨寻求专业中医帮助,让身体这座城池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010-87876186